| 加入桌面 | 无图版 | 意见反馈 | 手机版
建筑装潢网
服务热线:4000168068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正文

破解建筑转型三大困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8-13  浏览次数:670
核心提示:今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显示, 十二五 期间,全国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
今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出台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显示, 十二五 期间,全国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目标任务下达后,绿色之风吹向整个建筑领域。但建筑业转型升级真得那么容易吗?还有哪些困难?最近笔者经过调查有了如下答案:
  模式之困:传统生产方式污染 美丽中国
  2008年年底,美国天主教大学没有选择建筑行业的传统方式,而是选择了盖特公司的工业化建筑方式 制造楼房 。这栋名为奥普斯楼的学生宿舍,得益于工业化的建造方式,采用预制混凝土 三明治 墙板,能耐火4小时以上,保暖系数为14.25,而且绿色环保。5年前,这栋1万多平方米的宿舍造价在美国只有2700万美元,却为400名学生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奥普斯楼是美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反观中国建筑业,传统建筑方式依然比比皆是,建筑工地在人们心目中是脏乱差、扬尘噪音污染的代名词。我国现有城乡建筑面积400多亿平方米,其中95%左右是高耗能建筑。建筑垃圾也是建筑行业难以清除的顽疾。工信部2010年的综合调查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了15亿吨以上,建筑垃圾占垃圾总量至少50%以上。认识之困:需要战略更需要具体措施虽然北京、上海、安徽、辽宁、湖南等省市开始强调新建保障性住房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虽然远大住工、中南建设、宇辉等公司在建筑工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细观国家政策,缺乏具体扶持措施和实施细则。 除少数地方政府对住宅工业化抱尝试探索的积积心态外,大多数地方政府还处在‘研究学习’阶段,有的甚至持质疑态度。
  而大多数一线房企对住宅产业化也处于观望中,表示短期不会采取工业化方式建设项目。最重要的原因是住宅产业化属制造业范畴,在构件没有规模化生产、工业化住宅建设没有大规模推开之前,其成本将远远高于现有的建筑模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住宅产业化还是个新名词。购买者和居住者对工业化建筑的质量和价格优势,存在认知盲点。在政府主导的奖励购买措施缺失情况下,利用工业化建筑技术建造的绿色住宅对普通消费者而言 美丽但遥远 。
  企业之困:技术推广需要更多示范
  政府重视程度低,企业示范作用不突出, 关起门来自己搞 是造成住宅产业化市场认知低下的直接原因。我国建筑工业化的领军企业――远大住工也深知,企业不是秀场,更不是实践教育基地,只有企业走出去深入市场,技术和产品的大规模实践才是推广的高效之道。
  可喜的是,2013年5月,天津市北辰区政府宣布与远大住工合作,提供具体的政策支持;天津市有关方面并表示将以工业化项目示范为主,在示范镇建设、保障房建设、旧城区改造方面与远大住工开展深入持续的合作。
  解困之道:打破利益链才是革新出路
  撇开以上所有问题,将住宅产业化放在平面体系来审视,我们不难发现,住宅产业化发展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许是产业化链条的形成,以此形成系统推动力。在住宅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谁先动,谁先发展都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问题。
  今年4月27日,在2013中国(潍坊)房地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上,与会代表就当前工业化技术推广遇到的瓶颈问题反复强调,政府示范,开发商、建筑商、设计院等建筑产业链积极参与,是破解建筑转型三大困局的重要途径。
  山东建筑大学管理学院万克淑却认为,住宅产业化的推进始终要靠终端消费市场的带动,靠行政力量推动是住宅产业化发展初期的短期措施。长远来看,政策的导向应着重以引导消费市场为主,逐渐摆脱对行政力量的依靠。
  在远大住工总裁唐芬看来,新型的现代建筑产业是建筑产业发展的 智能、透明 的更高层面,与传统建筑模式利益链条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在大政策的发展背景下,冲破传统利益链条的束缚是必然趋势。
  当然,加强宣传推广,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也是突破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瓶颈的重要渠道。据远大住工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1至5月,公司共接待考察客户200余批次,其中政府单位占据90余批次, 国家及其他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文件已经成为前来考察的政府官员索要的首要资料。大部分政府官员在工厂实地考察时对建筑工业化技术感到震惊。 起码,地方政府的逐步重视,是一个好现象!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沪公网安备 31012002003756号

©2013 建筑装潢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最佳分辨率1024*768,IE6或以上)   
免责声明:本网所展示的供求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本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站中文网址:中国建筑装潢网.com
本站通用网址和无线网址:建筑装潢
服务邮箱:690241594@qq.com   
安卓版APP下载